|
|
客觀因素促人民幣匯率大幅走低 但長期走勢不逆轉
長期維持小幅雙向波動的人民幣匯率,最近兩日突現大幅波動。中國經濟學家指出,國內外宏觀經濟環(huán)境的變化促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出現大幅走低,但長期走勢不會逆轉。
12月1日,繼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大幅回落156個基點后,即期市場詢價系統(tǒng)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大跌近500個基點,創(chuàng)下自2005年匯改以來最大單日跌幅。2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再度下跌22個基點,連續(xù)第四個交易日下跌。
在中美兩國即將舉行第五次戰(zhàn)略經濟對話的背景下,人民幣匯率的持續(xù)下行引起外界普遍關注。一些海外交易商據此判斷人民幣匯率將進入下行通道,甚至有市場人士認為中國央行有可能通過讓人民幣貶值來刺激出口的增長,緩解國內經濟壓力。
此間市場人士認為,人民幣匯率近期走勢是國際市場和國內宏觀經濟環(huán)境變化共同作用的結果。
從外部環(huán)境來看,國際原油價格由146美元/桶的歷史高位迅速回落,震蕩在50美元/桶大關附近。美國股市頻現暴跌,本周一,三大指數均出現7%以上的跌幅。而歐盟公布的歐元區(qū)失業(yè)率等數據均低于市場預期,也使得市場對于歐洲央行將大幅降息的預期迅速升溫。
在此背景下,避險需求上升令國際投資者持有美元的意愿高漲,從而推動美元維持強勢。
在中國國內,央行上周出人意料地大幅降息,降幅最高達1.08個百分點。在此前后,央行還不斷出臺各種政策以保證貨幣市場的流動性。
交通銀行上海分行國際業(yè)務部高級經理葉耀庭說,人民幣匯率大幅下行,可能與出口的大幅度縮減密切相關。
作為宏觀經濟現行指標之一,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1日發(fā)布的11月制造業(yè)采購經理人指數降至38.8的歷史新低。
這一針對700多家制造業(yè)廠商進行的調查數據,顯示中國內地經濟增幅回落態(tài)勢進一步加重,經濟收縮跡象更加明顯。其中,11月新出口訂單數下降幅度高達12.4%,表明中國的出口面臨巨大壓力。
另外,臨近年底,歐美國家在華設立的大量外資企業(yè)可能提前匯回今年的盈利。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中國外匯市場上美元的買盤力量。
按照2007年末的中間價計算,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值6.59%,而下半年累計升值幅度不足0.1%。按照即期市場的收盤價計算,下半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甚至出現了微幅貶值。
但市場人士表示,短期內的穩(wěn)中有降并不意味著人民幣會逆轉其長期走勢。
“自2005年匯改以來,人民幣兌美元一直處于單邊升值,已累計升值近20%,匯率的此次波動是市場釋放風險的正常、理性反應!敝袊y行首席匯率分析師譚雅玲對記者表示。
專家指出,今年7月以來,西方主要貨幣之間也在調整關系。從人民幣形成機制上看,人民幣匯率要參照一籃子貨幣政策,只有對美元匯率調整,才能平衡人民幣和歐元之間的關系。
中國央行有關人士日前也對媒體表示,央行會在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wěn)定的基礎上繼續(xù)進行匯率改革。
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qū)首席經濟學家王慶指出,盡管出口下滑,但中國10月的貿易順差仍然創(chuàng)出新高,且擁有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以支持人民幣強勢,人民幣匯率出現持續(xù)大幅度貶值的可能性很小。
“盡管目前出口大幅縮小,但一旦全球經濟出現一定幅度的復蘇,中國制造業(yè)的比較優(yōu)勢依然會顯現出來。”葉耀庭說,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未來人民幣不太可能持續(xù)貶值。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