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產品可在家門口獲得“經濟國籍”
7月15日起,廈門口岸再出利好政策,原產地證申報納入廈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這一政策落地后,“福建制造”的出口產品,可通過申領原產地證,擁有進入國際貿易領域的“經濟國籍”。 在當前國際經濟形勢低迷、出口增長步伐減緩的背景下,此舉不僅有利于企業(yè)用好用足原產地優(yōu)惠政策、提高自貿協定原產地證利用率、減少企業(yè)產品出口關稅負擔,也利于推動外貿穩(wěn)定增長和轉型升級,增強我國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市口岸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廈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2016年3月15日,國家質檢總局發(fā)文支持將原產地申報納入廈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目前,“單一窗口”已經與質檢總局產地證系統(tǒng)的數據平臺實現了對接,企業(yè)可以便捷地辦理原產地證申報。這項改革措施助力我市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huán)境,為外向型經濟發(fā)展提供動力,助推“福建制造”走出去。 目前,中國已簽署自由貿易協定14個。“該政策落地后,‘單一窗口’將為企業(yè)提供普惠制原產地證書、一般原產地證書、亞太原產地證書以及轉口貿易原產地證書等共18種類型證書的申報、打印、管理及查詢服務!笔锌诎掇k相關負責人說,“這一改革措施,得益于廈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的不斷發(fā)展。” 原產地證是證明商品原產地(即貨物的生產或制造地)的一種證明文件,是商品進入國際貿易領域的“經濟國籍”,是進口國對貨物進行確定稅率待遇、貿易統(tǒng)計、實行數量限制(如配額、許可證等)和控制從特定國家進口(如反傾銷稅、反補貼稅)的主要依據之一。
|